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北方城市近郊河流再生样板—山西晋城丹河综合整治

发布日期:2016-01-14 00:00:00阅读:3490

概况

丹河是山西晋城市的母亲河,横穿整个晋城东部,为沁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晋城高平市丹朱岭,流经高平市、泽州县,于河南沁阳县入沁河。晋城境内干流全长128.3 km,流域面积2965 km2

晋城丹河支流众多,是流域内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晋城居民生活污水和煤矿、工业废水最终接纳水体;但流域汛期集中、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无洁净水补充,尽管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处理设施逐渐完善,但仍对河流中下游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由此可见,晋城丹河为我国北方典型河流,其水质提升及生态环境改善将对我国北方地区近郊河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晋城市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煤矿废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入丹河;且入河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无洁净水补充,昔日的丹河污水横流、臭气难闻,丹河水质长期为劣V类水质,河内鱼虾绝迹、水体自净能力基本丧失。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丹河近郊监测断面—水东桥断面水体氨氮、化学需氧量年平均浓度分别高达48 mg/L52 mg/L,而水体溶解氧年平均值仅为3.3 mg/L,水质污染严重。

丹河流域存在的问题 

丹河水质污染使下游农田遭受污水侵蚀,严重影响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东焦河水库的蓄水、发电以及珏山景区、龙门景区旅游的效益。由于丹河为跨省河流,丹河中上游污染使下游河南省焦作市青天河水库受到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更是引起了“晋豫”两省的水环境纠纷。“晋豫”两省水污染纠纷及丹河水污染信访案件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晋城市人民政府开始开展丹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方为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治理方案设计

河流治理,要坚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并重,坚持源头管控、沿程消减入河污染负荷,在此基础上实施生态修复、构建生态河道,最终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

丹河流域及综合整治工程示意图 

丹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巴公河人工湿地工程与丹河人工湿地,对上游居民生活污水及晋城主要工业区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消减入河污染负荷。在此基础上,在人工湿地下游实施生态河道工程和水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渗滤坝、人工水草及水生植物恢复等技术人工强化河流自净能力,加速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为了进一步彰显丹河综合整治的生态环境效益,加强人工湿地长效管理、水资源保护宣传,以巴公河人工湿地和丹河人工湿地为特色景观,通过对两大湿地间河流及沿岸景观提升,建设丹河龙门湿地公园。 

治理措施

1.自由表面流湿地

采用水体生态修复并模拟天然湿地处理工艺,在水体内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通过植物的生物功能对水体进行充氧、净化,并在水体内放养鲢、鳙等鱼类,水域中心部位构筑小岛,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的水体生态系统,对水体进一步净化,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减轻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保障垂直流人工湿地安全运行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表面流人工湿地 

2.垂直流人工湿地

经过表面流人工湿地预处理的河水,通过管道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湿地床厚1.5 m,共五层,从上到下,碎石填料由小到大(3-100 mm)。湿地表层种植芦苇、香蒲、黄花鸢尾等植物。通过碎石层过滤、层内微生物降解及表层植物吸收等共同作用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溢流管道,回流至丹河中。

垂直流人工湿地剖面示意图

3.渗滤坝

在丹河人工湿地下游水东桥至东焦河水库22 km的河道范围内设立三个渗滤坝(坝宽45 m,壅水区长500 m,坝顶宽5 m,坝高1.5 m)。通过滤坝填料形成的过滤层截留悬浮物,坝体中附着微生物分解、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坝上与坝下形成两种不同的水流形态及生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渗滤坝上游水流减缓,水力停留时间增加,能够增加上游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同时,渗滤坝会产生跌水曝气的效果对水体复氧,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渗滤坝 

4.人工水草技术

22 km河道下游东焦河水库深水区布设人工水草。“人工水草”是由非极性高聚物和聚性高聚物(泡沫塑料、聚丙烯)改性、比选、优化复合而成,通过提供巨大比表面积,可以为水中微生物和附着藻类的生长、繁殖提供巨大的附着表面,并利用生物工程化原理和精确设计的水惰性机质来帮助选择优势微生物种群,构建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群落生长繁殖的三维复合结构,数百倍地放大自然界的生物降解作用,可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抑制藻类生长及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5.水生植物构建

人工湿地对上游来水水体净化及悬浮颗粒物的去除,为下游生态河道的构建和沉水植物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除渗滤坝外,在22 km河道内进行水生植被恢复,构建生态河道;除人工水草外,在东焦河水库浅水区种植各类沉水水生植物。通过人工强化,加速河道、水库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形成以水生植物为重要支撑、以水生动物进行生态调控的原位净化系统,对河流及水库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并改善其生态环境。

水生植物构建 

6.湿地公园建设

以巴公河人工湿地和丹河人工湿地为特色景点,通过对两大湿地间河流及沿岸景观提升,将该区域打造成“国家级色叶林河流湿地公园”。

治理效果

经过丹河中游一系列的整治工程,丹河水质日渐改善,而今的丹河已是草长莺飞,鱼虾生息,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尤其壮观的是鹭鹤成行,鸭鸥成群,观测到的鸟类多达20多种,群鸟欢飞在蓝天绿地之间,向人们展示着这里变化,讲述着这里的天蓝、草绿和水美。201212月,丹河人工湿地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为“二〇一二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丹东河

观点

北方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支流多,洁净水补给少,水域内外均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但仍对近郊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入河水体深度处理是北方河流治理的难点与重点。丹河综合整治工程坚持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并重,将污水深度处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整个工程根据污染源分布特征及水文水质特点分期、分段实施,对北方近郊河流治理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来源:河道治理500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A3MzY4NQ==&mid=405375009&idx=1&sn=7453b7cfe79d94da23be30c0469c48c1&scene=4#wechat_redirect

治水有道 上善之行

027-87304028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设计院与联合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传真:027-87304028

微信公众号

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013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