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体 污水处理 污染河流再生样板 土壤修复 其他经典案例
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提升改造工程

发布日期:2021-05-11 09:06:46阅读:7461

3月25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对武汉东湖水环境治理进行了报道,其中特别提到了由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水生”)承建的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提升改造工程。

“东湖的中央有一片人工湿地,如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鱼塘。”央视记者在报道中提到的人工湿地就是华侨城湿地公园,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旅游区,场内地势较平坦,占地面积约12万m2,水域面积约6.75万m2。公园呈南北向带状地形,西侧为东湖的最大湖区—郭郑湖,东侧为东湖的汤菱湖,南侧的湖中堤岸可直接连至东湖磨山风景区,是东湖绿道“湖中道”(如下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公园原为东湖当地居民进行水产养殖的“田”状鱼塘,2016年建成后开放。原湿地公园水循环系统故障,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鸟类减少、空气质量下降,存在整体景观效果差、水生态系统不稳定、管养维护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园上游挺水植物疯长、中部轮叶黑藻遮挡水面、局部底泥淤积。天气炎热时,观赏水面景观中布满青苔、轮叶黑藻,秋冬季则落叶枯枝堆积难清理,严重影响公园内的景观效果及水质效果。

  




图:华侨城湿地公园原始地貌

 

为提升园区整体景观品质,确保水质目标实现,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2019年,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科水生对华侨城湿地公园实施水生态修复提升改造工程。主要设计理念是通过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和生态湿地系统的方式,对现状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同时坚持生态与美学并重,实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及修复,并发挥良好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清表清淤

清除影响水域景观的水生植物,清理淤积底泥,打通水循环通道。

2. 水循环设计

在水循环通道打通的基础上,改善湿地内部的水循环动力。

3. 底质环境改良

清淤后进行底质环境改良,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底质改良、设置杉木桩围隔、铺设生态滤石床、在湿地进水口加设过滤器。

4. 水生植物恢复

根据本项目湿地公园的定位,选取景观性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在充分理解各景观节点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挺水植物的合理搭配,将公园分为彩草园、水上园、芦苇园、湿地保护区、沼泽杉树林(如下图),形成了“一园一景”水域生态景观效果。


 

图:彩草园实景图


 

图:水上园实景图


     

图:芦苇园实景图

     


图:湿地保护区实景图

 


图:沼泽杉树林实景图


5. 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放养

修复前的湿地水体鱼类主要以鲫鱼和小杂鱼为主,食物网、食物链不完善,中科水生在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完成的同时对水生动物群落进行了优化。

经过中科水生原位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原先黑臭的底泥已经变成黄色,全园水质达到并维持在二类水质,透明度≥2.0m,清澈见底,不再发生藻华、青苔等。现状湿地分为芦苇湿地初级过滤区、湿地保育深度净化区、沼泽活水推流区、净水水景涵养区(如下图),构建了“水上湿地、水下森林”的生态自净系统。

 

  

为创造良好的生态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公园还根据目标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进行了针对性地设计,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据东湖有关记录,近40种鸟类在此生存和越冬,其中省重点保护动物10种。同时,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两栖类、蜻蜓类动物提供了繁殖、栖息、越冬的场所。漫步在湿地公园,随处可见野鸭们在水面划动着翅膀,激起一圈圈涟漪,从湖的这头慢悠悠地划向那头。

 

 

图:清澈的湖水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居所

 

站在湿地上方的彩虹桥往下看,湖水清澈见底,一窝窝游过的小蝌蚪不时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叫,一幅人水和谐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图:彩虹桥从落羽杉林中穿梭而过

 

中科水生对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的修复提升,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精雕细琢,集生态科普与环保教育为一体,并提供多样化的景观体验,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座“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给武汉增添了新的活力。

 


图:华侨城湿地公园成功打造了以自然和谐为美的现代城市景观


治水有道 上善之行

027-87304028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设计院与联合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传真:027-87304028

微信公众号

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01375号-1